振叶以寻根,观澜以索源。
 
 

《存在主义咖啡馆》

12时51分

“存在主义”对年轻人有着致命地吸引,尤其是在思想上的相似性,为青涩而乖张的生命诵上赞歌。萨特将存在主义简单概括为“存在先于本质”,推倒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我在”才能“我思”,存在是主动的,“我经历存在、选择存在”,这里的存在或许是指生命现象本身,经历是生活,选择是实践。我认为二者都是解释得通的,无论是何种存在方式都要基始于一个人的生命,笛卡尔“我思”的前提不正是“我在”吗,只是他认为存在的意义是肉体独立于灵魂之外。存在主义则更关注真实的现象本身这种科学与思想的双重认知。萨特与波伏娃对生活哲学观地身体力行,足以证明存在与本质是矛盾统一的整体概念,复杂性只是一部分内容,更宏伟的一种思想本身的格局与清晰指导。存在主义之所以能风靡时代,不是它开创了新主义,而是把人类生存现象还原,并用上空前的形容词提醒人们的健忘。

可以说存在主义是现象学的变体,现象学启发开创者一种意识,也就是将熟悉的事物变陌生化,鼓励人们要在“习以为常”中质疑,创新。我一直认为哲学是非常抽象的意识化理论,是企图在认识多元化的思维空间领域把散漫的感觉整合为一个整体,从混沌到清明的“创世纪”过程感受存在,没有存在,本质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找到“起点”才是获取个体与自由的关键开始。

萨特在创作中受到黑格尔的“视角竞争”影响,“他人即地狱”指得是主体被他人意识侵占,迷失本我与真我。这句话本身就富有哲学启迪意味,我的理解是,很明显在语境中“他人”是主体的假想敌。那么“我”是否也是他人中一员?这取决于“他”与“我”在怎样的条件下会产生对立意识,而且基于这个观点,冲突是默认先在的,如果不从竞争理解,视角投射与转化也能解释他人评价对自我建立的重要性,人们都活在群体的眼睛里,都不断再评价他人。而且在视角转化后往往与真实的个体是差异的,不仅仅是认知误判,还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心理欺骗性。

历史的时空无论穿梭多远,都在证明一个真理,“自由”,是人类的天赋。

12 Aug 2022
 
评论
 
热度(4)
© 光然.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