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叶以寻根,观澜以索源。
 
 

《亲密关系》

 19时18分   

    关注本书的主题焦点除了亲密关系,还应当是理解人际关系是思维方式。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与他人的关系还是我们生活中的中心内容,既作为关系运行主体也作为关系现象成分的人通常“当局者迷”。

    人们经常用惯性思维形成刻板印象,刻板印象重塑思维。但是,在亲密关系中的惯性起源是什么,这就是不能被忽视的文化背景与社会规范。

    性别认同同时也有个体差异与之对立,女性注重承诺、男性注重激情,在分析性认同时应该考虑到两性生殖利益的干扰,价值资源控制权以及社会规范倾向。

    最典型的就是男性工具性和女性表达性,需要注意,性别传统角色的功能并不是说按性来分配,而是参照掌权者,社会地位的主导者,父权制的世界。即使是女性作为主导者也是必然性中偶然性,仍然面对着父性更为苛刻地要求。

    所以书中阐述从现象、原因、联系、方法这些都只是核心近因的一些远因,人类只是在一个“完善”的体制内自觉服从而已。

    从某种程度上看,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在父权制社会文化中几乎没有差异,大多数文化仍然受父权制规范的支配。

    关于本书的性别认同与个体差异概念我一直是很模糊的,即使很好区别,然而社会生活中传统概念和刻板印象无处不在,“应该”是习以为常,即使妻子外出工作仍然需要承担家务劳动以及抚育子女的事务。男性对自然得到的地位、资源固守与想当然,女性则难以发现自我被剥削、利用、不公的本源问题。

    莫名感到讽刺。社会文化规范对所有人类都是潜移默化地教导,而思想自由又不断背刺又侵蚀自身。感觉就像是,我要骗你,希望你保持愚昧,但我又会告诉你,这是我的骗局。所以,清醒地活着就是清醒的痛苦,当然这有些知识消极化,然而我认为两性对公平分配的认识更加重要,这也就是男性与女性并不都是传统性别思维,更有双性化类型,这对于人际关系本质里渗透出的刻板规范地意识与改进比对认识刻板印象更有助。而且,只要社会一直固守成规,刻板印象也只会一直存在。

31 Jul 2022
 
评论
 
热度(3)
© 光然. | Powered by LOFTER